他们想让王主任在大喇叭里宣传一下考上大学的事,也激励一下那些不重视教育的父母。
公小青咬着嘴唇,有些不好意思:“不大好吧?”
“好的很。你这可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,值得宣传。”石强肯定着。
“可是”她还是有些犹豫,从小到大,她一直是被忽视的那个,从来不知道出人头地和成为光环人物的滋味。
“没啥可是的,听我们的没错。”有了这份通知书,苏志强感觉气也顺了,心情也转好了。
“可是我只考了一个临沂师专,不是大城市的,你会不会失望?”公小青有些小心地看着苏志强。
苏志强眉开眼笑的:“怎么可能?比我考大学还高兴呢。你这已经很不容易了。”
“是的小青,要有自信。”石强也鼓励着公小青。
“那好吧,我会在大学好好学习,争取拿个好成绩。”
“对,这才是正办,争取拿奖学金。”苏志强鼓励着。
“啊?上学也能拿钱啊?”公小青不太知道大学里的事,侧脸看着石强,想得到证实。
“我不知道,问志强。”石强把话题又转到苏志强那边去了。
“当然能,只要你学习好,表现优秀,会有各种奖励的。”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走在路上。
刚才看过苏志强愤怒的工友,也不敢上来问话,只是看着他大怒大喜的样子,奇怪得很。
三人很快找到了王主任,一说原因,把王主任乐得嘴都快歪了,不停地打量着公小青:“这丫头,就是假小子那个丫头吗?”
公小青不好意思地抿着嘴,轻轻点头。假小子这事,在村里还是比较出名的。
“哎呀,公方振两口子也没啥文化啊,还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了?”王主任还有些不相信似的。
苏志强赶紧提醒着:“通知书你都看了,是不是在广播中喊一下,让全村人都知道啊?”
“好好好,俺还得和几个村干部商量一下,看能给她些奖励不?还要上镇里问下,有什么政策吗?”王主任还是想得远一些。
“那太好了,如果有补助的政策,小青的学费也不愁了。”苏志强早有打算,如果她考上了,他会负担学费。
但负担途径要婉转些,苏志强前不久和张建设商量好了,以张建设包了学费的名义给,公家人会好接受些。
石强催促着:“王主任,你先广播啊,报告一下好消息。”
“行行行”王主任赶紧去开喇叭,还试了两下嗓子:“社员们注意了啊,社员们注意了,咱村有个特大好消息,特大好消息。”
听着大喇叭响起来了,呆在家里的,在地里干活的村民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,都望着喇叭的方向,包括公方振夫妇。
连厂子里的工人们,都竖起耳朵倾听。这厂中有村,村中有厂的格局,什么广播都是共享的。
“公方振家的三闺女公小青同学,公方振家的三闺女公小青同学,考上大学了,刚收到录取通知书,考上临沂师专了,临沂师专。”
苏志强和公小青相视一笑,他们辛苦努力的结果终于可以有了回报。
“咱村出大学生了,咱村出大学生了。”王主任激动的,几乎每句话都重复一遍,生怕人们听不到。
苏志强又和石强相视一笑,一边的公小青有些羞涩地笑着,这是她从来没有过的待遇,居然还能让全村人知道她。
公方振反应过来了:“哈,王霞,听到吗?大喇叭都喊了。”
“别说话,好好听。”王霞也很激动,有大喇叭这一喊,省得她见人就说这事了,自是开心地很。
“有学生的家长们,都得支持孩子好好上学,像公小青一样,考上大学,走出大山,为咱们村争光,为大家争光。”王主任的声音很洪亮,传得也很远。
坐在招待所中的孟家三人也听到了,孟莹轻轻一撇嘴:“一个师范,有什么好吹的?”
孟爸爸不同意:“好歹也是第一个大学生,值得骄傲。”
“呸,还不是沾了志强的光,天天缠着他补习功课,是吧孟莹?”孟妈妈知道的还很多。
孟莹点了下头,没有说话,她心里五味杂陈,如果公小青考上大学了,也不能以纯农民来对待了。
苏妈妈也听到了这个广播,她皱眉思索着。
苏城在路上走,更听得清楚。他终于明白了,那个小女孩是来报喜讯的,估计苏志强他们都在村委办公室里。那个地方他是熟悉的,直接走了过去。
苏城还没走几步,就遇到了方主任,两人都惊喜了:“老苏,什么时候来的?”
两个人热情地握手。
“小方啊,你这是去哪儿啊?”苏城还是按以前和称呼相称。
“我刚从厂部回来,开了一个小会。你是专门来看儿子的?”方主任打量着苏城:“胖了啊。”
“哈哈,我退休了,光剩下吃了。能不胖?”苏城开着玩笑。
“别糊弄我,我可听说了,苏工程师被人请来聘去的,吃香得很呢。”方主任和苏城关系好,一直没有断了联系。
“传说不可信,不可信。”苏城笑呵呵的,他没想到这时候就遇到老朋友,还想着过一会儿去找他呢。
“还没见到儿子吗?我猜着他可能在村委。”
苏城哈哈笑起来:“心有灵犀啊,我正要去找他呢。”
“那不打扰你们了,你是住在招待所吧?今天不耽误你们团聚,明天我请客,咱们好好喝一次。”
“行,我再找你吧,这次来了有点事。”
“你先忙,我回车间了。”方主任说完就往车间走了。
苏城直奔村委走去,刚走到大门口,王主任正好出来送苏志强他们。
“喂,王主任,听你声音还很年轻啊。”苏城主动打着招呼。
王主任有些不大相信地打量一下苏城:“哈,老苏,真是你啊,哎哟,志强这小子,也不早说。”
王主任大步走到苏城身边,两个紧紧地握手:“这次来了多呆几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