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父说,王府的建造形制有严格规定,不得随意违反。亲王府的大门为五间,左右各有一扇角门,也叫阿司门,府门外有石狮、灯柱、拴马桩和上马石,门的对面有影壁。亲王府的建造形制,东、西向可以自主配置,中向一律相同,主要有府门(又称宫门,亲王府五间)、影壁、大殿(又叫银安殿)、二府门、神殿、后楼、家庙等。亲王府制为正门五间,正殿七间,前夕护以石栏,殿内设屏风和宝座。两侧翼楼各九间,神殿七间,后楼七间。除了后楼,什么身份住那个房间,都有明确规定。
按照这个判断,小钟很快找到了二王爷住的主楼房间,在窗外听了一下,悄无声息,心下奇怪,用手指蘸口水轻轻捅破窗户纸,向里张望,一股香气扑鼻而来,登时觉得脑子荡了一下,立即收回心神——蓦地想起,这股香气似曾相识,嗯,是在那条画舫上,是姑仙儿的。
屋内灯火通明,却空无一人。小钟没有进屋,往北走了几步,隐约听见有人呼喝,以为有人打斗,急忙躲在暗处,听了一会儿,发觉是有人练武,方位正在习武房。
小钟悄悄靠近,隔着窗缝往里张望,几乎叫出声来——里面密密麻麻站满了人,有的练拳脚,有的练兵器,场地正中,十几个人侍候练武的人,正是二王爷。
但见二王爷动作似乎不快,心意为先,形化随意,势式相随,刚柔相济,渐渐越打越快,变招迅捷,堪堪一套拳打完,赢得众人喝彩。
厅外的小钟曾见师父打过这套六合拳,比这二王爷自然更快更好,发力也沉稳很多,还说什么“四方上下曰宇,往古来今曰宙,东西南北上下为六合,拳法之基本理论讲,阴、阳、起、落、动、静协调配合,心与意合、意与气合、气与力合、手与足合、肘与膝合、肩与胯合,这六合倘若运用自如劲力便可发于脚、撑于腿、冲于胯、拧于腰、送于肩、开于手称为六合劲”,倘若用于实战,则招法更加灵活多变,最注重攻防协调配合。
小钟心想,看这架势,二王爷练这套拳肯定有些日子了,背后也必有高人指点——果然,围着二王爷的人群里走出一名女子,开始给二王爷仔细拆解“攻势”的各个招式,不时出手示范,果然出手如风,刚猛异常。小钟仔细辨别,此女子正是那晚在画舫上姑仙儿所称呼的“娥姐”。
看了一会儿,小钟心生疑惑:常听师父提过,洪洞派和沧临派创始人本是一对师兄妹,所练功夫大同小异,后来不知为何变为仇人,两派之间也势同水火。小钟最不理解的就是洪洞派明明男子居多,赖以成名的功夫却是外人看来有些柔弱的“洪洞九连环”,而连续三代掌门人都是女子的沧临派,偏偏擅长这力道十足的“六合拳”!
看了一会儿,觉得乏味,前后又过来几队巡逻兵丁,小钟便悄悄走向后楼。与前院形成鲜明对比,后院不仅没有兵丁进去巡逻,而且黑灯瞎火,像是没人居住,刚要退出,忽然隐约听到似乎是女子斥责之声,不禁好奇心起,悄悄往里走去。
终于,看见一个厅堂亮着灯光,里面人影闪烁,不时伴有教训之声。
小钟慢慢走近,靠近一角,听到里面一个年老的女子道:“……似你这样,六合拳打不出威力,九连环又缺了身段,光凭降服男人这一套就能当好一帮之主了?!还是回秦淮坊吧,怪不得蛾子都不服你!”
屋内一人连连咳嗽,半晌才道:“娘教训的是,仙儿心里也是十分着急,怎奈……”语音柔美,摄人心魄,正是姑仙儿。
年老女子叹口气,道:“好啦,娘也是一时心急,你先歇歇吧。”姑仙儿微喘了口气,喟叹道:“小钟死了。”窗外的小钟心中一动,赶紧竖起耳朵听着。
年老女子哼了一声,道:“跟沧临派作对,从来都没有好下场!这下好了,第一场测试,二王爷更是稳操胜券。”姑仙儿沉默半晌,缓缓道:“他打小就不安分,顽皮得紧,但对我却很好……”
年老女子哼道:“现在不是小孩子过家家,你现在也不是黄毛丫头,你要时刻记得,你是沧临派少帮主,将来要当帮主,还要……”说到这里,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。姑仙儿似乎想要上去搀扶,却被老女子斥道:“谁要你管我!歇好了快点练功!”
门口响起敲门声,老女子问道:“谁呀?”小钟吓了一跳,光顾着听里面动静,什么时候又来人了都不知道,该死,还是太大意!
一个声音答道:“帮主,少帮主,是我。”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灯光映照下,小钟看清楚了,来人正是“娥姐”。
老女子缓缓道:“好,蛾子来了,这么多年了,还是你办事最稳妥……”转向姑仙儿,“我是打不动了,还是让你娥姐给你示范下六合拳吧!”
小钟大有兴趣,趁着屋内拳声响起,赶紧蘸口水湿透窗户纸,偷偷向里观瞧,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打拳的蛾子,只见她一身紧身打扮,出拳动作时而轻如飞腾,时而重如霹雷,形如捉兔之鹘,神如捕鼠之猫,握拳如卷饼,出掌如瓦楞,虎步生风势如破竹!
屋外的小钟看得呆了:这打得也太好了吧!比我师父宋一鸣好像也不差什么,嗯,甚至力量更重呢!看着看着,忽然萌发一个感觉——这还是个“师姐”吗?
蛾子一套拳打完,收势回位,略有喘气。小钟依着师父教的,去看她的胸bu起伏,心里难以判定,又见一只小猫溜到姑仙儿脚下,冷不丁吓了她一跳,急忙站起闪躲,一不小心碰倒案几上的一个花瓶!花瓶应声而落,眼见就要摔碎!
只一眨眼,蛾子已到近前,伸左手稳稳接住,轻轻放在案上——从小钟的角度,似乎瞥见蛾子认真看了眼姑仙儿,也不知是炫耀还是邀功。
姑仙儿赞道:“娥姐的六合拳属实无人能敌,仙儿几辈子都赶不上!”老女子哼道:“哄男人需要拍马屁,练功夫可用不着!”叹了口气,“行了,今儿就练到这儿吧。仙儿,你把香薰给娘点上,你们这就回吧。”
姑仙儿答应一声,去点香薰,蛾子去内室做夜床。
说起香薰,小钟忽然想到,每次见姑仙儿都是香气扑鼻,连二王爷的卧房都是如此,可刚才在这半天也没闻到香味呢?还在想着,房门已开,姑仙儿和蛾子前后走出,分向南北而去。
跟踪哪个?小钟略一思索,悄悄跟着姑仙儿而去。
走了几步,小钟发现她的方向似乎不是二王爷的卧房,不禁更加好奇,难道半夜三更还要与谁相会不成?七拐八绕,明明暗暗,终于到了一处僻静所在,她环视一圈,慢慢跪下,轻轻念叨。此时已近中秋,月亮已经很大很圆,池塘水面,映出她纤细身材;花草掩映,衬托其婀娜气质。
小钟远远看着,心情莫名,因为离得远,听不清她在念叨什么,觉得无聊,正要掉头去跟蛾子,忽听她轻声唱道:“月亮光光,装满筐筐,抬进屋去,全都漏光。”
小钟站在原地,僵直不动。
这首《月光光》和他在画舫上唱的《黄毛丫头去赶集》是老贺大夫分别根据小钟、小鼓小时候做的傻事编的儿歌。两人好的时候跟一个人似的,一旦闹别扭,分别对唱儿歌“嘲笑”对方。童年往事,历历在目。
小钟转回头,颤声道:“真的是你,小鼓儿?”姑仙儿默不作声,半晌道:“我早知道你跟着我,也知道你不会这么轻易就死了。”说着站起来,缓缓走近。
小钟忽然警觉,道:“你,你不要又用船上那套对付男人的妖术,我……我不想对着你心里……乱七八糟!”姑仙儿笑笑,像小时候一样牵起他的手,道:“小钟哥,咱们去买冰糖葫芦吃好不好?”
小时候的一幕幕映入脑海,小钟浑身起了鸡皮疙瘩,心里暖洋洋的,嘴上却道:“怪不得老姑婆说你,你就是靠这个……勾引男人的?!”脸上“啪”地被狠狠打了个耳光。
姑仙儿冷冷道:“对付你这样的乡巴佬,我还用不着使大招儿!看在以前的情分,我劝你带着你爹离开这里,越远越好,要是缺银子我可以给你……”小钟毫不领情,打断道:“你有钱有地位,可为啥连你爹都不管!十几年都不回去看一眼,你爹为了找你……”
姑仙儿转回头,一字一顿道:“他不是我爹,老更夫也不是你爹,我不要像他们一样一辈子活得窝窝囊囊、低三下四,我要让所有人都趴在我脚下!”小钟摇摇头,道:“你不是我认识的小鼓儿,她可爱、聪明、有点小任性,可绝对不是这样的!”